微信扫一扫
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孰优孰劣?到底谁才是未来职场的宠儿?

疯狂的MBA

2023-07-12 07:19:46

+关注
大家口中常说的专硕和学硕都是什么?

大家口中常说的专硕和学硕都是什么?

专硕是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型研究生)的简称,主要培养面向行业的应用型或者说实用型的高层次人才,更侧重于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硕是学术学位硕士(学术型研究生)的简称,主要培养科研教学人才,更加注重学术研究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为博士阶段做准备。

学硕比专硕的优势更大,含金量更高?

现在有部分人的观点认为学硕比专硕的优势更大,含金量更高,理由包括:一是学硕办学历史悠久,社会认可度高;二是学硕分数线高一些,更难考;三是学硕学制更长更集中,学到更多;四是学硕学费更便宜,性价比更高。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国内开始研究生教育的时间很晚,前期也没有区分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主要是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行业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要也猛增,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应运而生。1990年,我国开始效仿美国设立工商管理硕士(MBA);1992年设立建筑学硕士(M.Arch);1995年设立法律硕士;1996年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开始爆发。到2019年,中国已设立47种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覆盖除哲学外的12个学科门类,基本实现中国主要行业产业全覆盖。

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出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指出,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这意味着专业学位类别还将大量增加,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流。

那针对我们开篇提到的“部分人认为学硕含金量高”的理由,就有了解释:

第一、社会认可度问题

主要原因还是对专硕不太了解。专业学位的历史从国外开始计算也就100多年,我国的出现的时间才32年,相对学术硕士,部分人的思想意识转变不够,存在偏见,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总是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分数线问题

认为专硕分数低就是“廉价”。分数线低其实是由于对专硕的认知不足,导致初期报考人数少,分数自然偏低。根本原因还是认知不够。

第三、学制问题

专硕学制一般为2-3年,时间短是因为学习内容主要围绕专业课程,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比繁冗的学硕课程要更集中。

第四、学费问题

专硕主要培养行业应用精英,应用人才需要大量实践环节,导致培养成本较高,学费较贵,被一部分人片面地认为是“花钱买学历,有钱就能读”。




随着社会认可度的提升,也出于实际就业的需要,专硕正被越来越多的考生接受。如果从未来就业的角度来看的话,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更有优势。

一是其具有针对性,直接面向行业来就业,较少出现“专业不对口”的情况;

二是学制更短,也不需要脱产学习,甚至可以提前到社会就业,时间上更有优势;

三是专硕实践能力更强,偏重应用,更容易获得高薪。

目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就业方面已没有政策障碍,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非学术和科研岗位上已完全等值。有国家政策护航,被社会完全接受也只是时间问题。

综上所述,专硕和学硕并没有“优劣”方面的本质区别,只是培养目标不同。如果不是立志成为科研人才,大部分同学都可以优先选择专业硕士。如果想成为学术研究人才,就还是建议选择学术型硕士,可以直博,也有利于学术能力的塑造和积累。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猜你喜欢